DPTB復合菌生化技術
一、高難度廢水面臨的難題
1、難以穩定達標
精細化工廢水組份復雜,水質波動大,通常具有高鹽、高生物毒性、生化性差的特征,即使采用微電解、芬頓等強氧化工藝處理后,作為整個水處理系統的核心單元,傳統生化技術仍然難以穩定運行,困難重重。
2、綜合運行成本太高
傳統生化技術不具備耐鹽耐毒性的能力,廢水進入生化系統前,需要嚴格控制蒸發除鹽效果及強氧化系統的去除率。實際運行中由于廢水中有機物組份復雜,含量較高,往往蒸發穩定性較差,能耗高!無法得到結晶鹽導致危廢量較大;同時由于過于依賴強氧化單元去除率,需要大量投加藥劑也會造成直接費用很高且污泥量較大;并且生化系統產泥量也偏大。綜合上述因素,系統綜合運行費用大大侵蝕企業利潤。
二、DPTB復合生化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鹽份承受能力
精細化工廢水2.5%--3%
生化性較高的廢水4%
抗毒性能力
對精細化工廢水中常見的有機組份具有較高的適應和降解能力;對醛類、苯酚類、DMF、胺類、氰化物等毒性因素有較高的承受及降解能力,遠遠突破了毒性物質對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瓶頸。尤其適用于產品種類較多,水質波動大、處理難度大的化工類廢水項目。
DPTB復合生化技術特點
一、高分解力菌種構成的分解鏈
菌種的分解力是不一樣的,選擇高分解力菌種種植在污水中,并構成生物鏈是復合菌微生物法微生物的一大特點。
菌群分解有機物的效率比一般純菌種更有效,一個有機物被復合菌微生物菌種利用和分解,直至分解為無害的最終產物。利用純菌種來分解有害物,會停在某一個中間階段,如果沒有其它菌繼續分解殘余的中間產物,廢水的處理是無法進行到底的。
生物鏈的構成解決了單一菌種的退化,近年來,美國、日本的生物菌需補加或復壯,而復合菌微生物法微生物一次投加、無需補加。
高分解力的菌種使某些BOD/COD<0.3的難生化廢水的生物處理成為可能,對高分解力菌種而言,廢水的BOD的數值已不是傳統生化概念。
二、鹽分影響力消除
SO42-對厭氧系統影響力的消除
經多年研究開發復合菌微生物技術已成功地解決了厭氧系統各類菌種的均衡問題。復合菌微生物有較強脫硫能力,脫硫效率可達60%以上,
在40000mg/L SO42-存在下,厭氧系統仍能有效進行甲烷化的過程。
Cl-對生化系統影響力的消除
由于微生物來源的改變,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復合菌微生物菌群能在Cl-40000mg/L濃度的條件下有效地進行有機物的分解和氨氮的去除。
三、NH3-N在不加堿的條件下有效去除
針對傳統生化技術對NH3-N去除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復合菌微生物技術正成功的做到如下幾點:
(1)脫氮效率可達90%以上。
(2)脫氮過程無需補加堿源。
(3)在C:N大于3:1的情況下,無需補加碳源。
(4)在厭氧條件下,也可脫去部分NH3-N。
四、抑制物質濃度界限的突破
NH3-N ≤5000mg/L
酚 ≤1000mg/L
苯胺 ≤2000mg/L
硝基苯 ≤150mg/L
NO3- ≤3000mg/L
抑制物濃度界限的提高,減少了突發水質對系統的影響,提高了運行的穩定性和抗沖擊性能。
五、可生化處理廢水范圍的擴大
采用復合菌微生物法對國內環保界普遍認為的不可生化處理的廢水進行了研究開發,其結果表明,如硝基苯廢水、造紙黑液、高SO42-、Cl-含量的廢水、顏料廢水、染料廢水、制醬廢水、制藥廢水、農藥廢水、焦化廢水、味精廢水、糖精廢水等等是完全可以采用復合菌微生物法進行處理的。